校友王京辉先生感言

来源:基金会发稿时间:2016-05-26浏览次数:436

          31年前,我的母亲带着我来到了这里——上海中医药大学。我的老母亲,今年已经91岁,至今还清楚得记得我的恩师,一位漂亮的女教师。记得在我们报到的第一天,她还借粮票给我们,她就是魏建平老师。明代宋濂曾写过一篇文章《送东阳马生序》,文中浙江东阳的马生是无数东阳学子的原型:家贫,嗜学。我呢就是其中之一。贫困,又带点无知,抱有无限学习热情的那个懵懂的年轻人。

    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我入学仅三个月,家里传来噩耗:我的父亲得了肺癌晚期,不幸去世。回家奔丧时才得知,同学们私下为我捐款。看着我衣着单薄,班里30多个女同学还连夜为我赶织了一件毛衣。有时候,到老师家聆听教诲,顺便还蹭蹭饭。老师同学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,还培养我成了85年第一批入党的3个党员之一,又培养我成为针灸系第一个以学生身份担任的团总支副书记,在老师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,我连续几年都拿了奖学金。1990年大学毕业,我又荣幸地被学校选为7个免试直升攻读临床博士的毕业生之一。这些成绩绝不是靠我个人的努力能获得的。师恩深似海。我已把这里当作我的第二个家。

    在这里,我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教育,在这里,和同学们一起苦过,累过,笑过,闹过,读着书,扎着针,推拿推拿,研究研究。说实话,学医很苦,但是有教授们的关心提携,我总是有使不完的劲,永远不会觉得疲倦。在这里,我认识了我的夫人,和我相濡以沫、同甘共苦的那个人。往昔的日子一想起来,就觉得特别的温馨。

    校门一出已多年,回首往昔如昨天;谆谆教诲不敢忘,殷殷期盼常挂怀。中医学博大精深,与时俱进常思新。2011年,“昀辉堂”进军浙江,致力于中医养生大业,开发养生产品,服务广大民众。学校诸多名老中医如:刘嘉湘,陈湘君,朱培庭,石仰山,柏连松,陈汉平,吴焕淦、许玲博士等等都亲自来昀辉堂光临指导我们的工作。我的导师陈汉平恩师还当场为我题字:毎临大事有静气,不信今时无古贤。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厚望。

    我有幸成为马六甲州元首和当地部长名流的私人医生,并且多次受到马来西亚元首亲自接见!有幸成为华人世界第一神探-李昌钰博士的终身私人保健医生。担任马六甲浙江友好交流协会秘书长,浙江省政协港澳台侨特邀委员!浙江省人力社保厅行风政风监督员,杭州市侨商会副会长。今年荣幸地被聘为G20峰会海外侨界宣传形象大使。

    在母校60华诞之际,我谨代表“昀辉堂”为母校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。60周年是一个甲子,这个数字既代表完美,也代表周而复始,无穷无尽。在此祝愿母校越办越好,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!并祝母校生日快乐!

    

2016526

  

 

归来贺

  

  余少时家贫,嗜书。公元1985年,入上海中医药大学。至零陵路,不知生煎为何物,众人皆笑。唯师不以为耻,未有冷眼相待,尝赠粮票以解饥。冬十一月,有噩耗传来:吾父卧榻,不治。至家方知同窗尽皆解囊。见吾衫薄,又有同窗三十余,夜织毛衣以御寒。吾师魏氏,偶烹佳肴,以传道授业之名邀至其家,共享之。又以学子之身入党,任职,直升,受奖,恩同再生,涕零无忘。

     余徜徉浩瀚医海,与师共研,与诸子同苦,同累,同嬉,同乐。学医之路苦为伴,然,切切之情盈于表,殷殷期盼浸于心,吾之疲累尽消其中。遥想当年,勃勃王生志,奕奕生光华。恩同再造,泣零无忘。

  三十一年流水逝,回首往夕如在昨。谆谆教诲不敢忘,殷殷期盼常挂怀。中医药学博精深,与时俱进常思新。昀晖堂前研养生,服务大众感恩心。

    六十华诞无别念,唯愿母亲永青春。